文章
  • 文章
搜索
网站首页 >> 学院培训 >>教学基地 >>基层党建教育基地 >> 郭城驿镇红堡子村党建教育基地
详细内容

郭城驿镇红堡子村党建教育基地

1630025122526618.jpg

历史的车辙永远烙印着共和国走来的步履,红堡子村人民饮水思源,始终牢记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的悲壮情怀,牢记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走向乡村振兴的肩头使命。村党支部坚持把历史刻进每一个共产党员的灵魂,用全体党员沾满泥土的脚丈量服务着的这片热土,教育群众用感恩的心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

打出“红色牌”,筑牢复兴之魂

红色代表着希望、胜利、创造、勤劳等,是中国共产党价值追求和中华民族精神内涵最生动的象征。红堡子村党支部依托底蕴深厚的红色资源优势,以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和“四抓两整治”为标尺,大力弘扬红色文化,从中汲取昂扬奋进、团结拼搏的精神动力,构筑坚强战斗堡垒。强化班子建设。实行“能人管村+强人带村”,推选文化水平高、致富带富能力强的村民进入村“两委”班子,实行书记、主任“一肩挑”。建立村级后备干部库,储备后备干部5名,开展村“两委”成员任职资格联审,做到村“两委”班子人员政治合格。强化组织生活。从严落实“三会一课”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严格规范标准,严格把握时间节点,创新载体,丰富内容形式,通过全面推行对照促学、网络助学、上门送学、比赛竞学、全面督学“五学”模式,使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家喻户晓。“甘肃党建”APP安装率和使用率均达到100%。强化红色传承。深化巩固主题教育成果,充分利用本村红色文化资源,打造本土特色“一园一地”,动员党员、乡贤、群众筹资筹劳修建红堡子革命烈士陵园和会州博物馆红色教育基地,用烈士和祖先留下的生动事例开展现场革命传统教育,在历史与现实的交互共生中坚守信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和实践者。

念好“产业经”,夯实发展之基

一方产业带动一方百姓,致富不光是技术上的扶持更是思想理念上的点拨。村党支部把发展村级经济作为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的有效举措,按照“水地发展果菜,旱地铺砂种瓜,能人从事购销,闲人输转劳务,户户发展养殖”的工作思路,干部会干了、群众变富了、班子变活了、干群和谐了。支部统领“航向明”。采取“支部协调引路、企业全程服务、党员示范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的措施,全面构建“党组织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的“三链”党建新格局,成立林果业发展互助协会党支部、小杂粮购销协会党支部。全面推行“村集体+企业+基地+农户+订单”的种植模式,由村党支部牵头,找市场、签订单、定规模、保销售。特色产业“钱景好”。全村组建种植产业协会5家,带动种植苹果2200亩,实验种植枸杞300亩,种植高原夏菜1500亩,发展塑料大棚1400座,新建蔬菜瓜果交易中心一处;发展奶牛、肉牛、肉羊养殖企业3家,养殖合作社12家,培育规模养殖户85户,户均增收万元以上;培育农产品购销大户30家,从事黑瓜子、小杂粮购销产业农户达到300户以上,年销售额达到6000多万元;每年有组织的输出闲散劳力达600余人次,实现劳务收入近千万元。集体经济“动力足”。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畅通“五种”渠道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村级党群创业互助基金达到130万元,集体经济累计收入达20万元,当年集体经济收入达12万元,村级党组织办事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走好“文化路”,塑造文明之风

村党支部创造性的用文化活动把农民从酒桌和赌桌上吸引过来,聚在党组织周围,参与开展各项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小康发展中培育新型农民,塑造文明淳朴村风民风。“一廊”夯基兴文化。筹资450万元组织建设“一场一堂一中心”(村文化活动广场、孝道讲堂、红堡子多元产业文化中心)的文化长廊,配套露天舞台、文化墙、健身场等一系列文化娱乐活动设施,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在小康发展中培育新型农民。“两节”联谊树新风。打造村俗“两节”(正月初二春节文化活动日、6月2日农民文化节),开展书画展、秦腔演唱等多种形式的文艺活动,增强群众凝聚力。结合庆“七·一”对“优秀共产党员”、“五星级文明户”、“产业致富带头人”等光荣模范进行表彰,传递正能量、弘扬新风尚。“四德”上榜树标杆。积极探索农村文明风尚新路径,着力培育孝贤文化,成立红堡子孝道讲堂,邀请德高望重的“识字人”、县镇两级的“文化人”以及各地研究国学的专家,举办各类文化讲座,弘扬正风正气。设立村民“勤、俭、孝、和”四德榜,定期开展评选和上榜公示,使群众自觉成为文明新风的传播者与践行者。

扎牢“人民根”,提升服务之能

红堡子村的富裕和美丽给百姓生产生活增添了一抹靓丽,群众在享受用安居和和睦夯实的幸福感时,周围总会萦绕着党员干部在助推乡村各方面建设的身影。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完善村级便民服务平台,推行“全天候联系、全方位服务”的双全工作法,实行包村干部和村干部共同轮流坐班值班制度,代办村民事务,让群众得实惠。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造“家事不外扬、小事不出庄、纠纷找村上、大事到镇上”的四级矛盾调解机制在全市推广运用,切实减少了全村各类矛盾纠纷存量,筑牢了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提升党员工作业绩。通过一张综合信息采集表、一套民情档案、一张民情联系卡、一本民情日记“四个一”听民意、晓民情、知民需、解民忧。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承诺践诺及“双带头”活动,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为党员划定责任区,设立责任路段,实行党员包片包段责任制,号召党员争当模范先锋,为群众作出表率。提升村级发展能力。采用“二加一”方式联富帮贫、联企帮扶、特困救助等方式帮助困难党员, 创新“党建+”工作模式,将党建与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社会治安治理等重点工作有机融合,初步实现了“村组道路全硬化,灌溉渠道全衬砌,产业达标全覆盖,安全饮水户户通,家电网络家家有”的目标。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