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媒体视点 >> 用好红色“活教材” 教育培训“燃起来”——会宁县“三个三”打造干部教育培训新高地
详细内容

用好红色“活教材” 教育培训“燃起来”——会宁县“三个三”打造干部教育培训新高地

时间:2021-08-24     【原创】

       近年来,会宁县坚持高唱“红色旋律”,把会宁干部学院建设作为全新起点和重要突破,创新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强化培训实效,不断推动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突出“三高”抓“谋篇”,着力打造红色学府。


      着眼讲好红军长征故事、推动红色基因传承,持续推动会宁干部学院建设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一是高起点定位。突出以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重温革命传统、传承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为根本目的,以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改革开放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甘肃精神、会师精神为办学宗旨,聚力打造立足白银、辐射西北、面向全国的党员领导干部党性、党史、党风教育培训基地。二是高质量定标。学院建设用地300亩,建设总面积60131平方米,总投资2.9亿元,单体建筑13个,可同时容纳500名学员学习、住宿、用餐。筹建以来,累计举办培训班32期,培训党员干部3904人次。7月试运行以来,举办培训班4期,培训人员460人。计划近期举办培训班10期,培训各类人员850人。三是高标准定制。在学院周边实施北城区不稳定斜坡治理、祖厉河生态长廊建设康家河至张湾段河道治理及河滩生态修复、柴家门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东山二十里铺至寨子路削山绿化、北城中学、新北小学、第九幼儿园、北湖湿地公园、明池示范建设项目等14个精品项目,不断提升学院服务功能。


      突出“三措”抓“布篇”,着力筑牢红色矩阵。


      依托优势资源,加强教学基地建设,提高师资水平,开发各具特色的课程教材,构筑起干部教育培训“四梁八柱”。一是多渠道建强师资“阵容”。统筹县乡村和县委党校、会师旧址教育资源,建立师资队伍69人,其中党政领导干部5人,党校教师15人,兼职教师28人,通过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硕士研究生9名、“双一流”高校毕业生2名、普通话一级乙等讲解员5名、普通话二级甲等讲解员5名。同时,每年分批选派教师到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天津和平区委党校等实训基地开展培训,不断提升授课教师理论水平。年内,分4批选派12名干部赴中国延安干部学院跟班培训。二是全方位挖掘特色“阵地”。深入挖掘县域内红色资源、历史遗存、进士故里,形成以红军会宁会师旧址、长征胜利景园、大墩梁红军烈士陵园为代表的红色教育基地,以会宁教育展、大沟学窑为代表的“甘肃精神”和“三苦两乐”会宁教育精神培训基地,以紫香·童家湾、谷仓·田家坪、田园综合体·线川、杏花村·厍弆、南川田园综合体为代表的美丽乡村教育基地。三是分层次丰富多元“阵列”。按照突出“特色性、时代性、参与性”要求,结合省市调训任务,聚焦培训目标,构建以“课堂讲学、故事串讲、模拟实践、角色互换、行为体验、现场感受”为模式的培训体系,实施干部教育培训“百千万”计划,每年培训村党组织书记300人次,科级干部1500人次,基层党员干部2万余人次。


      突出“三维”抓“开篇”,着力讲好红色故事。


      注重品质教学和特色办学,通过点、线、面统筹发力,打造以长征精神、甘肃精神、会师精神为灵魂的红色教育品牌。一是红色精神点上“嵌”。依托长征精神的思想宝库、精神富矿和历史遗迹,发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凝练“信念坚定、艰苦奋斗、团结一致、敢于胜利”的会师精神,打造红军会师旧址、大墩梁、慢牛坡、红嘴山等10余处革命文物遗址和党性教育基地,每年开展党性教育、观摩活动和接待各级各类培训超100场次、培训党员干部超1万人次。二是精品套餐线上“联”。精心打磨《红军长征、会师精神的内涵及其时代价值》等3类情景教学模式、《大会师》等3种红色经典影片、《郭富山》等5种本土纪录片,精心设置三个月、二个月、一个月、半个月、十天、一周、三天、一天8种教学培训套餐模式,设计配套课程主题的现场教学观摩路线6条,争取让每名学员都“吃”出“口感”、“吸”入“养分”。三是聚合磁场面上“育”。依托会宁红军会师旧址、靖远虎豹口渡口、景泰红西路军纪念馆、平川打拉池等红色教育基地,积极衔接定西通渭榜罗镇会议旧址、宁夏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静宁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园、兰州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等省内外红色教育资源,连成一条条热线,形成一块块片区,进一步放大辐射效应。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seo seo